文:曾春生 读史特约作家
何为节俭?何为吝啬?昨天看《双节堂庸训》,有个明确的界定,他说:“俭,美德也,俗以吝啬当之,误矣。省所当省为俭,不宜省而省,谓之吝啬。”又说“俭之为弊,虽或流于吝,然于其奢也,宁俭。治家者不可不知。”
这里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明确告诉人们,节俭是美德,不可把它同吝啬混为一谈,該节省的就要节省,这是俭;而不该省的钱,自家生活,待人接物,必须花的钱,也不愿花,硬要省,这才叫吝啬。另一层是节俭容易被人误解为吝啬,但是与其奢侈,宁可被人误解,仍要坚持节俭。
我认为,这条家训,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节俭不是要你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把生活还是过得苦兮兮的,该吃的,舍不得吃;该穿的,舍不得穿;该去旅游的,舍不得花钱去旅游;生了病,也舍不得花钱去治疗;待人接物,该花的钱,也斤斤计较,舍不得花……,把一个个小钱都看得磨盘般大,这不叫节俭,这是吝啬。
古人把钱视为“泉”,泉是流动的,不是停滞的,就是要人去用,去花的。不用,不花,岂不是死水?积那么多钱干什么!正如《红楼梦·好了歌》所唱:“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钱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自己悭吝过甚,留给子孙糜费必多,何苦呢??!
但話又要说回来,经济条件好了,花钱也不能大手大脚,更不能去摆谱,同别人比阔气,能不花的钱还是要尽量不花,能少花的钱还是要尽量少花。原则是同大多数人生活水平保持同步,确保日常生活所需该花的钱要花,不必省。
但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追求奢糜,不要超出大众生活太多,太大,太离谱。不要以为钱是我赚来的,我怎么花,别人管不着。不错,钱是你赚的,你也很有钱,别人干涉不了你花钱。可也別忘了,你是社会的人,你赚的钱也來源于社会,为什么就不可以为社会多积累一点财富,为什么就一定要挥霍掉,为什么就不能像美国青年富豪扎克伯格那样,拿出一些返回给社会做些慈善事业呢?
看来,宁俭勿奢,还是正确的花钱之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