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国到隋唐的时间更替表?三国(魏):220年-265年
三国(蜀):221年-263年
三国(吴):229年-280年
西晋:265年-316年
东晋:317年-420年
十六国:304年-439年
南朝宋:420年-479年
南朝齐:479年-502年
南朝梁:502年-557年
南朝陈:557年-589年
北朝北魏:386年-534年
北朝东魏:534年-550年
北朝西魏:535年-557年
北齐:550年-577年
北周:557年-581年
隋朝:581年-618年
二、三国至隋唐综合时间轴?①
三国后期,司马炎灭掉蜀国、吴国之后,废魏帝,建晋朝,史称西晋。三国至隋唐的时间轴为:三国-西晋-东晋-五代十国-隋-唐。在中国历史上,西晋自司马炎死后,经历八王之乱,元气大伤,北方少数民族趁机作乱,侵入中原大地,历经五代十国,给中原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至隋朝建立后,才结束这一局面。
②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
这个时期从220年曹丕称帝到589年隋朝灭南朝陈而统一中国,共369年。
可分为三国时期(以曹魏正统,蜀汉与孙吴并立)、西晋时期(与东晋合称晋朝)、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对立时期,共150年)。
另外位于江南,全部建都在建康(孙吴时为建业,即今天的南京)的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
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
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在从魏至隋的三百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三、三国至隋朝的朝代更替表?东汉:阉戚相争,豪强崛起,皇帝受制;
三国魏:皇族内讧,托孤庸臣奸臣;
三国蜀:穷山恶水,兵少将寡,决战皆败;
三国吴:士族欺皇,国力有限,蜀亡失助;
西晋:清谈误国,宗室残杀,压迫少民;
东晋:门阀败落,皇权衰弱,取而代之;
五胡十六国:种族相残,以杀止杀,血型黑暗;
南北朝:将领权重,君王昏暴,李代桃僵;
隋朝:好大喜功,不惜民力,************
③
从三国到隋朝,三国,两晋(东晋,西晋)南北朝(北朝:北魏(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朝:刘宋(南朝宋)、南齐、南梁(萧梁)、南陈四朝
从三国到隋朝,中间经历了魏晋南北朝。266年2月8日,魏国权臣司马炎迫使魏元帝禅让帝位,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三国时代结束,晋朝时代开始。280年,晋灭东吴,统一全国。至此,三家归晋。
具体来说就是由司马氏集团建立的西晋与东晋【西晋(公元266年—316年)是中国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之一。西晋为时仅51年,共5位皇帝。 如果从灭东吴开始算起,则仅立朝37年。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建都洛阳的西晋覆亡,史称东晋。
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
】,以及之后分别在南北方建立的诸多朝代【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刘宋(南朝宋)、南齐、南梁(萧梁)、南陈四朝;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81年)则包含北魏(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南北两势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式,故称为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北方最后一个朝代是由鲜卑人建立的北周。宣帝病卒,时静帝还是小孩,大臣郑译、刘等遂奏请皇太后杨丽华,以外戚杨坚入宫辅政,由他总揽朝政。杨坚原籍为弘农华阴,杨坚之父杨忠跟随北周太祖起义关西,因功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隋国公。
北周关陇统治核心的“八柱国”之一。
杨坚承袭父爵,并且将长女杨丽华嫁给周宣帝为皇后。
杨坚在北周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特别是周宣帝死后,杨坚利用外戚身份,辅政大臣的地位,自为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事。
逐步树立党羽,最终篡夺了外孙周静帝宇文阐的皇位。
公元581年,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是为隋文帝,改元开皇,国号大隋。
④
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隨
四、三国和隋唐隔了多少年?隔了整个魏晋南北朝300多年。
这30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分裂时期,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从公元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晋武帝)开始,到公元581年杨坚建隋为止。
唐朝离三国338年。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657年建都洛阳,实行两京制。
五、三国到隋朝经历了哪些朝代?魏蜀吴三国鼎立后,蜀国势弱,最先被灭。司马昭在世时又灭掉吴国。后来司马炎篡位改魏为晋,建立了晋朝,晋朝分为西晋和东晋,八王之乱严重削弱了晋朝的国力,东晋谢氏延续东晋囯祚,抵当了苻坚从北方的入侵。然后是南北朝,杨坚统一全国建立隋朝。
三国到隋朝之间经历了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
1、三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
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西晋
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另与东晋合称晋朝。传四帝 ,国祚五十一年。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为了区别于东晋,史称西晋,两晋又被称为司马晋。
三国末期曹魏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权倾一时的权臣。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建国号为晋,定都于洛阳。
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公元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
但灭吴后,西晋举国沉浸在奢侈腐败的气象之中,晋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早就形成庞大的************。因此自西晋建立,政风十分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
西晋一大特色是大量游牧部落内迁。自东汉光武帝允许边民内迁以来,大量游牧民族被迁入,到西晋时关中和凉州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
这些外族被世族收作奴婢。由于迁入人口数目相当多,与关中一带晋人相差不远。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
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
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改元建武,史称东晋。
西晋时期以仿铸造青铜器的高温烧制的青瓷闻名。西晋的文化程度也很高,名医王叔和著有《脉经》,地理学家裴秀编有《禹贡地域图》,史学名著《三国志》即由陈寿所著。
建兴四年(公元316年)长安失守,西晋灭亡。而匈奴控制了几乎整个中原,长达一百多年的大动乱开始。而后,各族陆续在北方建立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
3、东晋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建都洛阳的西晋覆亡,史称东晋,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
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东晋时代,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东晋与之前的孙吴以及其后的宋、齐、梁、陈,合称为六朝。
东晋曾多次试图北伐,但由于内部不团结,除了最后篡晋的刘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余都无建树。祖逖本有希望恢复旧土,但他被司马睿挟制,郁郁而终。桓温的北伐则被慕容垂击败。
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坚率兵南侵,东晋宰相谢安力主抗击,派谢石谢玄率军,在淝水之战大获全胜,苻坚只身逃回北方,南北分立之势从此而成。后有桓玄叛乱,废安帝,自立为天子,后为大将刘裕所平,拥恭帝,然大权落裕。
元熙二年(420年),宋公刘裕废除晋恭帝,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4、五胡十六国
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蜀地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后称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止。
十六国时期,中国江南、荆湘地区有东晋控制,而北方和西南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
其中的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
三国演义描述了魏蜀吴三家的发家史和灭亡史。三国最后,司马史成功代魏实现那时的华夏一统,结束了几百年的纷乱。由此至隋朝建立,在中国这片大地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从一些电视剧上可以看到零星的痕迹,如关晓彤主演的《凤囚凰》、赵丽颖主演的《楚乔传》、唐国强主演的《北魏传奇》等。
三国演义的最后,中国历史进入晋朝,史称西晋,都城洛阳。后由于“八王之乱”,又由于少数民族的崛起,西晋被灭,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建立东晋政权,都城健康(今南京)。汉人士族大批迁往江南,留下故土南迁的穷苦百姓及少数士族,彻底将北方中原的华夏发源之地弃于少数民族之手。
在东晋士大夫们继续安于江南的享乐之时,北方战争不断,政权层出不穷,互相兼并。
不同的少数民族走上统治阶层,留在北方的汉族百姓遭受的巨大的伤亡和痛苦。
汉族人口大幅减少,有人说要“亡族灭种”,但从北方来看,不为过。
后来,汉族有志之士也进行过反抗,建立汉人政权,如冉闵(武悼天王)。
但在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环伺而强大,东晋又拒绝援手的情况下,冉闵建立的魏政权无月不战,最终失败,但也给少数民族造成了极大的打击,有些民族甚至灭族,却拯救了北方的汉族百姓。
但无论是什么情况下,总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后来,氐族前秦苻坚统一了北方,与南方的东晋形成了对峙,进而有了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后,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又形成了诸政权的混战,直到鲜卑人北魏统一北方。
与此同时,在南方臻于享乐的东晋也被历史上著名的刘裕取代,建立宋,史称刘宋。中国结束五胡乱华的五代十国与东晋并立的情况,正式进入南北朝时代。
南朝经历宋、齐、梁、陈的朝代更替,北朝也经历北魏的分裂和灭亡。最后北周由隋文帝杨坚的隋朝取代,并完成了中华大地的又一次基本统一。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三国后又三国,统一的过程何其相似。虽各国所占区域不同,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历史上,秦朝,西晋,隋朝,这些久经战乱后统一的王朝为何都如此短命?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国:220-280
曹魏:220-265年 洛阳 河南洛阳 魏文帝曹丕
蜀汉: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汉昭烈帝刘备
孙吴:222-280年 建业 江苏南京 吴大帝孙权
晋朝:265-420
西晋:265-316 洛阳 河南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 304-439
南北朝:(420-589年)
南朝:
宋: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宋武帝刘裕
齐: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齐高帝萧道成
梁:502-557 建康 江苏南京 梁武帝萧衍
陈: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
北魏: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魏道武帝拓跋珪
洛阳 河南洛阳
东魏:534-550 邺 河北临漳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535-556 长安 陕西西安 魏文帝元宝炬
北齐:550-577 邺 河北临漳 齐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581 长安 陕西西安 周孝闵帝宇文觉
隋朝:581-618 大兴 陕西西安 隋文帝杨坚
六、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的时间轴?三国220年-280年
西晋266年-316年
东晋317年-420年
南朝420年-589年
北朝386年-581年
隋朝581年-618年
唐朝618年-907年
魏: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曹操谥号魏武帝。
蜀(汉):刘备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又称“季汉”。
吴: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
晋:司马昭逼魏帝封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马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
隋: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封爵,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间轴是该事件的跨度,该时间是从公元220年到589年。其具体划分为:
1、曹魏:公元220年到265年;曹丕篡汉,建都洛阳,史称魏或曹魏,共历五帝、46年;
2、蜀汉:公元221年到263年;刘备称帝于成都,国号曰汉,史称蜀或蜀汉,共历二帝、43年;
3、孙吴:公元229年到280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国号吴,建都于建业,史称孙吴或东吴,共历四帝、59年;
4、西晋:公元266年到31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即晋武帝,国号曰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
5、东晋:公元317年到420年;晋朝宗室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王朝,建都于建康,史称东晋;
6、南朝:公元420年到589年;南朝分为宋、齐、梁、陈四代;
7、北朝:公元386年到581年;北朝主要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及隋朝。
七、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历史时间轴?魏晋南北朝主要分三个阶段,三国时期(220年-280年),两晋(265年-420年)与南北朝(420年—589年)。
1、三国时期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及孙吴三个政权。
汉末三国战争不断,使得中国人口急剧下降,经济严重受到损害,因此三国皆重视经济发展,加上战争带来的需求,各种技术都有许多进步。
2、两晋时期
晋朝(265年-420年)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
分为西晋(265年-316年)与东晋(317年-420年)。司马氏在三国时期为曹魏世族,高平陵事变后掌握魏国政权。
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国号晋,即晋武帝。
280年,西晋灭孙吴而统一天下,但是和平稳定的局面只维持了短短的十几年。
晋惠帝继位后朝廷渐乱,领有军权的诸王纷纷争权,史称八王之乱。
晋朝元气大伤后,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
316年,西晋灭亡,北方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3、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420年—589年)由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
因为南北两势长时间对立,所以称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北朝(439年 —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三国(220—280年)、两晋(265—420年)、南北朝(420—589年)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三国时期自赤壁之战起,至西晋统一中国(公元280年)止,在此期间,曹氏的魏国,刘氏的蜀国和孙氏的吴国三国鼎立,故而称为三国时期.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是由魏国司马氏建立起来的国家,它以其强大的军事国量统一了当时还处于分裂之中的中国.但由于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在很短的时间内,西晋王朝便分崩瓦解,使中国又恢复到原来的分裂状态.它不分多少国,而且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消灭的王朝.
八、三国至隋历经多少年?三国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 这一时期被称为魏晋南北朝。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
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9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世族、齐民编户、依附人及奴隶,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埃兰沙赫尔),南到东南亚与印度。
三国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
这一时期被称为,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
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差不多300年
三国演义从黄巾起义到天下归晋是公元184年到公元280年
隋朝是公元581由杨坚建国 。。从公元184年到公元581年,三国至隋历经差不多300年
三国鼎立正式确立为229年,隋朝建立时间为581年。
因此三国至隋历经325年。
⑤
三国鼎立到公元589年南陈灭亡,隋朝正式统一,共369年。
九、三国魏晋南北朝到隋朝时间轴?从东汉末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公元189年董卓进京开始了中国长达380年的汉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北方。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随后改汉为魏,(前)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
公元249年高平陵政变,司马家族开始了三国归晋的序幕。
公元265年,司马昭病逝后,司马炎改魏为晋,晋朝成立。
公元275年,东吴最后的良将陆抗病逝,晋朝统一中国的大业再无障碍。公元280年正月,王浚楼船下益州,中国迎来了短暂的20年统一局面。
公元300年开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衣冠南渡,这个时候最早的南北朝雏形开始,也就是东晋16国,公元384年北方为前秦统一,淝水之战保住了汉人的风骨。
公元420年草根出身的刘裕,杀了五位皇帝,改晋为宋,南朝开始。
从公元220年到420年整整200年的时间,为魏晋时期。
公元435年,拓跋家族统一北方建立了北魏,从此,南北朝时期开始。
公元480年,南朝齐成立,南朝齐对北魏
公元504年,南朝梁成立,南朝梁对北魏
公元535年,北魏变成了东西二魏。楚乔传的故事就是那个时候。
公元560年,南朝陈成立,东西二魏变成了北齐北周。
其实从公元535年起,中国进入了后三国时期。首先是南朝梁对东魏和西魏,南朝陈对北齐和北周。宇文邕下令灭北齐
兰陵王高长恭被赐死,导致了北齐灭亡。后三国时期完成统一大业的就是宇文邕和杨坚二人。
公元581年,作为北周外戚的隋国公杨坚,火速夺取了北周的大权,改周为隋
隋朝成立,中国终于看到了统一的曙光,
公元585年杨坚下令废除西梁的地位,萧皇后就是西梁原公主。嫁给了后来的隋炀帝杨广。公元589年正月,杨坚驾临合肥逍遥津,命令杨广杨素韩擒虎等人扫灭陈国,仅用了45天攻破南京城,两个月后横扫江南,在岭南的冼夫人见大势已去无奈投降隋朝,长达380年的汉晋南北朝宣告结束!
十、三国到隋朝历史?1、265年司马炎建立晋朝。280年统一全国。
2、八王之乱:
290年司马炎去世,继位的儿子晋惠帝司马衷是个弱智,皇后贾南风把持政权。为了夺权,贾皇后伙同诸侯王,导致八个司马家族的诸侯王先后带兵入京夺权,引发长达16年的内战“八王之乱”。
3、五胡乱华
304年,氐族领袖李雄占成都称王。匈奴人刘渊在山西起兵。国家开始分裂。310年刘渊病逝,其子刘聪夺位。次年攻入洛阳,控制晋朝皇室。司马邺在长安继位。316年刘曜攻破长安,次年杀害司马邺,西晋灭亡。北方地区进入五胡十六国时代。
4、317年之后五胡十六国时代:
北方则一直处于混战,汉赵被石勒后赵消灭,后赵被慕容皝的前燕所灭。前秦吞并前燕、前凉并攻下东晋收复的四川,统一北方。进而想南进消灭东晋,结果在383年淝水之战战败,迅速败亡。北方再陷入分裂为后秦、北燕、北凉、夏、 南燕。
南方则相当安定。江南地主拥立司马睿为帝,建立东晋。
5、南北朝时期:
南朝:东晋灭亡了成汉、南燕、后秦,割据淮河以南。420年东晋大将刘裕逼东晋恭帝让位,国号宋,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宋为南朝的四代的第一代。
479年南兖州刺史萧道成趁政治混乱之机灭宋称帝,国号齐,即南朝第二代。502年皇族萧衍从襄阳起兵攻入建康,国号梁,南齐灭亡。萧衍重用小人侯景,身死。陈霸先以消灭侯景的名义攻入建康,建立陈朝。
北魏灭亡北燕、北凉、夏,于439年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进民族融入汉族。523年北魏爆发六镇之乱,实力大损。528年爆发河阴之变,中央陷入混乱。晋州刺史高欢于531年乘机攻占洛阳,立元修为帝。控制朝政。
534年,元修不愿做傀儡,逃到长安投靠宇文泰,次年和宇文泰不合,被宇文泰毒死。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定都长安,即西魏。于此同时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定都邺,即东魏。北魏正式分裂。
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废掉东魏,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北齐。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废掉西魏,建立了北周。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华北。581年北周隋国公杨坚受禅于北周静帝建立隋朝。589年攻入建康,南方陈朝灭亡。590年进军岭南,正式统一全国。
西晋265-316 东晋317-420 十六国304-439 南北朝:南朝(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 北朝:(北魏386-534)(东魏534-550北齐550-577)(西魏535-557北周557-581) 隋58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