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1月8日从扬州警方获悉,2025年是扬州市公安局邗江分局邗上女子社区民警中队成立的第19个年头。2006年,扬州市邗江区公安分局积极推动警力下沉,一批女民警响应号召,奔赴基层。邗上派出所组建了全市第一支女子社区民警中队,专门从事社区警务工作。19年过去,中队先后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江苏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称号。一批又一批女警,接过前辈“接力棒”,持续焕发“新活力”,警营绽放最美芳华。
警民和谐
凭借“铁脚板”和“以心换心”的韧劲,赢得群众信任
2024年度全省公安机关社区民警警务技能练兵竞赛中,女子社区民警中队队员赵文宣获评“十优”社区民警。从每天与文件打交道的“内勤”,转变为与群众近距离接触的社区民警,赵文宣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快速成长的“秘笈”。
据介绍,扬州市公安局邗江分局邗上派出所女子社区民警中队现有女警7人,平均年龄30岁,均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2022年9月,赵文宣加入女子社区民警中队。她所管辖的翠岗社区有9个小区,常住人口1.3万人。辖区老旧小区多、人员流动大,治安形势杂。刚上任,她便遇到了棘手事:因历史遗留原因,翠岗小区群众与物业发生了激烈冲突。在女子中队中队长、翠岗花园社区前任社区民警任格带领下,赵文宣来到现场。奇怪的是,一看到任格,大家都安静了下来,甚至有人主动维持起了秩序,表示“请任警官来评评理”,最终,这起纠纷得到圆满化解。事后,赵文宣好奇地向任格请教:“为什么他们都那么相信你?”任格告诉她:社区工作,最重要的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才能真正走进群众心里。
从那以后,赵文宣凭借“铁脚板”和“以心换心”的韧劲,走遍了辖区大街小巷,结交了数不清的朋友。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见到赵文宣,都会露出笑脸,主动上前打招呼、拉家常、说情况。“有事找小赵警官”,成为大家的口头禅。
据了解,这样“老带新”的结对互助模式,在女子社区民警中队成为惯例。每一个新加入的青年民警都能得到精准的“一对一”指导,在快速融入这个光荣集体的同时,汲取基层工作经验。
贴心服务
一任任师姐以自己的行动,润物细无声地给师妹当榜样
据悉,女子社区民警中队是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集体三等功2次,功勋卓著。初进女子社区民警中队,每个青年民警既兴奋又紧张。兴奋于自己即将在这个先进群体里工作学习,紧张于自己是否能追赶上先进集体的步伐。
“队里每一位师姐都有着闪光点,能成为这个集体的一员,真的很幸运。”2021年末加入中队的陈旻玥介绍,从师姐吴涵身上,她学会了坚守。两年前的一天夜里9时许,正因加班有些倦怠的她发现,本已下班回家的吴涵带着两个孩子去而复返。原来,吴涵接到消息,说有群众可能正在面临电信诈骗。为不耽误工作,她只能将家中无人照看的孩子带到了所里。在吴涵的努力下,持续占线的电话终于被拨通,一场电信诈骗被扼杀了在萌芽状态,而她的小儿子此时早已在母亲怀中沉沉睡去。目睹全程的陈旻玥深受触动。从那以后,陈旻玥干劲更足,无论多晚,只要群众有需要,她都会以最饱满的情绪给予回应。
而从师姐兰雪雅身上,陈旻玥学会了执着。看到兰雪雅来回奔波二十余次,圆满化解一起历时三年的纠纷后,陈旻玥也将这种“执着”运用在了工作中。走访时居民白天不在家,便利用晚上走访;一次协调不行,就两次、三次、四次。凭借坚持和努力,她成功调解各类纠纷80多起。陈旻玥说,今后,自己将继续以各位师姐为榜样,润物细无声地走近群众、完成工作、为民解忧。
一个个青年女警快速成长,以自身能力“反哺”这个光荣集体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个个青年女警在中队这块“沃土”上快速成长,也以自身能力“反哺”着这个光荣集体。随着“低空警务”发展,无人机建设应用成为推动工作开展的有力抓手。赵文宣主动申请参加市局组织的警航培训班,以优异成绩通过考核,成为了为数不多的警用无人机“女飞手”。2024年10月,赵文宣利用娴熟的操作技巧,用警务无人机成功拍摄下一个非法加工窝点的运输、作业画面,助力案件侦破。与此同时,她还将无人机运用到社区警务工作中,为日常工作开展、可能出现的交通拥堵、突发事件下好“先手棋”。
女子社区民警中队,“00后”新人徐小涵则利用自己熟悉新媒体的特点,活跃在安全防范宣传战线上。她依托所内平台成立了“宇涵说警事”视频栏目,自编自演出一个个趣味性和普法性兼具的短视频,将平安的声音传入辖区千家万户。
记者采访发现,该中队还纵深推进“苏警数智”行动,积极打造“红黄蓝三色”分层管理可视化平台,实时更新动态、指令一键直达,不断为基层警务工作提质增效。“今后,我们将不断充实自己的‘智慧库’,更好地适应公安工作现代化发展,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用心用情守护平安。”现任女子社区民警中队中队长兰雪雅对记者说。通讯员 汪建 王晨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王菲